丹霧村古井
古井,遍布各個古村莊。它以磨損的痕跡和歲月的音符,成為一部人群聚居的人文史,濃縮著生活的甜酸苦辣,自古就有“甜不甜,故鄉(xiāng)水,美不美,故鄉(xiāng)人”的德訓。東海島丹霧村古井,以近四百年的文化傳承,留下很多趣聞。至今在一些老年人的膝前,常給孩孫們?nèi)崆榻坛鞘资椎墓啪柚{,如:
先人挖下這口井,
祖意悠悠留愛心,
借助春風生麗水,
載滿甜甜故鄉(xiāng)情。
“飲水思源”,成為村民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主題詞。他們繁衍生息,離不開這甘醇般的井水哺育。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會唱古井歌的人少了,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把這口井作為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遠居他鄉(xiāng)異境的原村民,也通過不同方式,惦念古井。1949年,國民黨軍隊大潰退,路經(jīng)東海島,村里有13位青年被抓到臺灣當兵。有一位叫王元明,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從臺灣回鄉(xiāng)探親。他一放下行裝,便攜著親人探古井,思鄉(xiāng)情。童年的記憶,今天的目睹,勾引了潮水般的井情涌動,只見他對井凝神,低頭伸手撥水,一下子離情別緒就在嘴邊:
舊貌依然未見改,
童顏卻是老顏開。
夢回夢斷天涯路,
最是牽腸別井懷。
在旁邊聽的人,一時抑氣無聲。他站起來對大家說:“每當看明月,見彩云,就想起家鄉(xiāng)童年熟悉的那口井,心就隨著明月,駕著彩云回鄉(xiāng)探井,那情那景無數(shù),一直助力我把夢變成現(xiàn)實。”說到這里,欲言又止,只見他那滿帶愁結的眼眶,有點紅濕。此后,村民王盛把這瞬間出現(xiàn)的情景告訴我,我因感而情涌,將王元明的探井情結,鋪成雷歌:
見彩云飛坐不穩(wěn)
且借月牙改心悶
月你彎彎著我意
摘你下來做歸船
這首歌在雷州地區(qū)廣泛流傳,并被收入《雷州歌大典》。幾年后,王元明再回家探親,聽到了這首歌,感慨地說:“知我之心,表我之心呀!”
丹霧村向來重視教育。從明代就開始辦私塾,現(xiàn)還留有“書房子”校址。民國初年,村里聘請清末秀才王擢伍到丹霧私塾講學,他在丹霧村書料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作品,包括詩歌、對聯(lián)、“東海嫁”等民俗民謠。其中有一首《丹霧井感懷》歌謠,他十分看重,并作了點評:
井是丹霧千金方
寬寬井臺好風光
問儂知否井幾尺
問儂思無挖井人
心彈井韻心頭亮
井涌井魂井風光
井情濃濃深十尺
鄉(xiāng)關常懷挖井人
愛井之情字字可見。古井,位于村北旱田與水田分界處,離村約200米。水井歲月景明,浮光靜影,是一個很愜意的人文景觀。圓形井口,深一丈,直徑5尺,井臺25平方米,井身赤石疊砌,井口青石鑲邊,井底下,一只石板護掩祥泉。此井有三個特點:井水清,常年清澈如鏡,有“井有祥云水有天”之景;井水奇,夏涼冬暖,四季常盈;井齡長,歷經(jīng)近400年,保護完好。村民提水十分方便,只須彎腰用桶一勺,就能打滿水。舊社會,瘟疫流行,水井也成為瘟疫病傳染的媒介。有一年,村里因瘟疫病死了36人。從此,村民吸取教訓,制定用水規(guī)定,不準用骯臟桶打水,并鋪成歌謠傳唱:
提水須用干凈桶
桶凈方能保安康
水井好比人之嘴
防病先從井水防
從此以后,每年用鹽水清洗兩次,并形成護井的良好習慣,使丹霧井成為一口有品質的生態(tài)井。井邊有一條來往過道,過往的客人每逢暑天,常常留步飲水解渴。據(jù)傳,一次,有一位過往客人,喝完井水,感到清涼開胃,生津止渴,對村民點頭稱贊:“仙水怎么樣未嘗過,但井水確實潤心沁脾,真的很提神。”剛好這位村民正是丹霧村木偶劇團班主。班主聽了客人的贊美,便念起了他熟悉的海南白齋:
這水就是仙家水
飲下即時心花開
涼似冰雹冷胃口
潤澤心田春滿園
這井就是仙家井
解暑潤喉治百病
后次客人經(jīng)此過
喝杯更強竹殼茶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農(nóng)民都在自家院子里打井,不再到古井取水。但人們并不冷落它,人人都自覺參加護井工作。在外地工作的丹霧人,每逢春節(jié)回鄉(xiāng)過年,都照例探井拍照留念。2005年,湛江市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創(chuàng)建最美村莊。丹霧村民也行動起來,創(chuàng)建生態(tài)文明村。他們踴躍捐資,修建古井、古道。丹霧井煥然一新。應村民委托,我寫了一副對子,刻在井碑:
丹心人杰共飲此井水
霧靄地靈同揚斯村風
村民還委托我完成《丹霧井重修碑文》的定稿工作,現(xiàn)摘錄碑文末段,見證舊貌新顏:
進入21世紀,城鄉(xiāng)比翼,村野呈祥,萬象更新。常言道“飲水須思源,合力筑和諧”,村民懷抱濃濃鄉(xiāng)情,殷殷心愿,解囊捐助,重修古井,引入時代氣息,打造文化景觀,為創(chuàng)建霧地生態(tài)型文明村,增彩添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