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報》昨日開設“港城動起來”的評論專欄,請大家都來當“運動員”,對湛江打造運動城市一事各抒己見。筆者對此有一個建議:湛江要打造運動城市,必須讓“重視”先行。
????前不久在湛舉行了全國男子水球錦標賽,不少朋友同事都與筆者有著同樣的感嘆:要不是看了湛江日報,都不知道有水球賽在湛江舉行;要不是看了湛江日報,都不知道賽場就在赤坎游泳場;要不是看了湛江日報,都不知道這是個全國性比賽……類似這樣的感嘆很多,其中有一句話令筆者印象特別深刻——“這是湛江體育文化的大事,也是推介湛江的大好機會,但我們沒有抓好?!边@是每天都從赤坎游泳場路過的小學語文老師林佳佳,在嘆息游泳場里面舉辦著高水平的水球賽事但市民卻不得而知。這是8月31日《湛江日報》新聞報道中的普普通通一句話。湛江人對水球這項運動是有感情的,如此一個全國性比賽就在家門口舉辦,我們居然要等到比賽開始之后才知道,哪里還來得及調(diào)開時間去觀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另一方面,正如林佳佳老師所說的,湛江也失去了一次借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向外界展示全民健身水平、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成果的機會。
????湛江要打造運動城市,首先就必須讓“重視”先行,只有大家都重視體育運動,才會接近它、了解它、與它同行。光把體育設施建好向市民免費、低收費開放還不夠,還要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通過運動提高健康水平,這才是打造運動城市的最大好處。
????看了昨日龍飛騰先生《運動之城:活力湛江的新名片》里關于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建設腳印城市與打造運動城市三者之間關系的論述,筆者產(chǎn)生了這樣的想法:我們可不可以把打造運動城市與創(chuàng)文、建設腳印城市同時推進,讓三者在具體工作中互取所長、相互補充呢?9月10日100多名騎行發(fā)燒友的“尋找南粵古驛道”騎行活動,既是對腳印城市理念的踐行,又印證了以運動拉動消費的做法,邊享騎樂邊尋古道的創(chuàng)新做法還透出了濃濃的“文化味”,這豈不是一箭三雕嗎?相關部門如能在文明城市、腳印城市、運動城市這三者之間尋找到“最大公約數(shù)”并加以創(chuàng)新利用,那或許真的能達到“1+1+1>3”的效果。而關鍵還是要相關部門首先對打造運動城市重視起來,把它看作與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建設腳印城市同一“水平”那么重要。
????要打造運動城市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補齊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的短板外,還要在體育教育上造“特長”。中小學缺體育老師、不重視體育課,這是個普遍現(xiàn)象。有些鄉(xiāng)村學校和民辦學校不僅缺師資,還缺場地和器材,體育課其實就是“名存實亡”。筆者就從來沒有看到過哪個學校讓一個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帶畢業(yè)班的,體育老師被“特殊對待”,在收入、晉升、評優(yōu)等各方面都沒什么優(yōu)勢,一些體育老師甚至不得不改教其它科目,或者想方設法地去干行政、后勤等工作,這都說明了同樣的問題——體育不被重視。
????要打造運動城市,我們首先就要在教育系統(tǒng)中扭轉這種不被重視的現(xiàn)象,體育老師只有在學校中被重視了,才會被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各界重視。我們?nèi)斌w育教育人才嗎?不,我們不缺,相反,我們還有優(yōu)勢。我市有嶺南師范學院等高校,每年都能培養(yǎng)出一批體育教育人才,我們大可以深化與嶺南師范等的合作,共同探尋更多有創(chuàng)意的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體育教育人才。但為什么近幾年看到的卻是體育老師招得少、體育畢業(yè)生不愿進學校的“背對而行”呢?原因還是落到了“不被重視”上面,在中小學里,文化課是“主科”,體育、美術、音樂都只是“副科”。打造運動之城,不妨就從體育課的“轉正”開始。
????打造運動城市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千頭萬緒,紛繁復雜,而其出發(fā)點,是我們先要對“體育運動”重視起來,對“運動城市”重視起來,對“把湛江打造成充滿活力的運動城市”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