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湛江市首屆讀報節(jié)活動在體育中心舉行,讀報節(jié)以“倡導讀報風尚,爭創(chuàng)文明城市”為主題,分剪報、詩歌朗誦、千人誦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環(huán)節(jié),倡導讀報益智明理,力促形成愛讀書、善讀報、讀好書、看好報的良好社會風尚。 (11月15日《湛江日報》)
????近日,在湛江日報社舉辦的汽車狂購節(jié)上,出現(xiàn)了千人齊聲讀報,高聲誦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幕。這一幕開湛江之先河,是首屆讀報節(jié)上的經(jīng)典;這一幕綻文明之盛況,是湛江城市文明的縮影。
????網(wǎng)絡(luò)時代改變了不少人的閱讀習慣,“低頭族”漸多、“自媒體”泛濫,很多人遠離了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老媒體”“舊媒體”“傳統(tǒng)媒體”,紛紛在手機上騰挪翻轉(zhuǎn),通過這五六寸的平板上網(wǎng)連線,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在信息的浪潮中每日沖刷,有的人就會有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可以自采、自寫、自拍、自發(fā)、自評、自炒……還需要看報紙嗎?在筆者看來,讀報如“尋味”,不僅要讀,還要讀得明白,方能品出真味。
????這個道理,和做菜吃飯差不多?,F(xiàn)在,在自家“開墾”一個角落,種上一些瓜果蔬菜,成了城里人的新“套路”。自家有“菜地”、有廚房,可以自種、自采、自炒、自吃、自夸,吃得是津津有味。自己的廚藝不行,或者懶得做的,還能點別人家做好的“私房外賣”,雖然無證無牌,但卻“新鮮”,喜歡什么微信上下個單,別人就送上門來。按說,這自家能做、外賣能送,那沒餐館、酒樓什么事了呀?為什么口碑好的餐館、酒樓還門庭若市?
????其實道理也簡單,自家角落種的菜,鮮則鮮矣,但很多打過農(nóng)藥或澆過自產(chǎn)的肥料,不加工就吃很容易出問題。外面的私房菜雖好,但終究無牌無證,一塊肉含在口里,你真能品出個豬牛肥羊來?吃出了問題,你在微信上發(fā)舉報去?到餐館、酒樓吃飯,吃的是“專業(yè)”,吃的是“正宗”。想吃出好食材的美味,免不了要吃得講究,還是要請專業(yè)人士掌勺。就這“專業(yè)”與“權(quán)威”而論,“原生態(tài)”“貪新鮮”的新媒體目前還遠遠做不到。筆者也曾看過本地一些自稱“廣受關(guān)注”的自媒體個人公眾號,大多是對真相“輕描淡寫”,把筆墨都用在“添油加醋”上——這就好比炒蟹,蟹不新鮮肉不夠甜,反而放齊了油鹽醬醋,胡炒一通。這樣的炒蟹,可炒不出“避風塘炒蟹”的美味。更有甚者,把油鹽醬醋當成了主料,食材本身倒成了“配角”。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幾個月前的一次交通事故,一個微信公眾號居然把這歸結(jié)為“不作就不會死”,引導輿論對事故傷者進行一片倒的謾罵,認為違反交通規(guī)則就“該死”——這樣毫無“人情味”的菜,諸位看官覺得好吃?
????讀報就如上餐館、酒樓吃飯,為“尋味”而來。所尋之味:一是放心,吃的是“干貨”,品的是“真相”;二是正宗,吃的是“傳統(tǒng)”,品的是“權(quán)威”;三是文明,吃的是“價值”、品的是“人生”。三味之中,吃得放心是基礎(chǔ),吃要正宗是講究,吃出文明則是感悟。讀報讀的不只是信息,更是人間百態(tài)、社會環(huán)境以及核心價值觀。從讀報中學會處世、學會做人、學會創(chuàng)新,這才是真正品出了真味讀懂了報。報紙不過是裝菜的碟,烹調(diào)者要守住的是“尋味”的初心、“工匠”的精神。
????餐館、酒樓的菜是好,但并非就完美無瑕。希望以后能多一分誠意、少一點味精,讓菜更接地氣、更有家的感覺,這樣老百姓就更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