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的工作人員救助受傷的鯨魚。記者 郎樹臣 攝
近日,記者趕往位于硇洲島的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看望4月29日在東海島擱淺、接受基地救護的受傷鯨魚,據(jù)救護基地負責人梁愛洲及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家介紹,鯨魚情況令人擔憂。
據(jù)梁愛洲介紹,當天中午他們接到漁政部門的通知后,立即自費租船、趕往20海里外的東海島東簡鎮(zhèn)龍好村。6名救護人員頂著烈日對受傷鯨魚展開施救,為了更好地保護好鯨魚,救護人員用柔韌的毛毯,像包裹嬰兒一樣包著鯨魚,這樣既方便搬運又可以保護鯨魚,保持鯨魚外皮濕潤,以免鯨魚在船上被烈日曬傷。
與記者同時來看望鯨魚的還有廣東海洋大學水生動物博物館館長勞贊等專家,勞教授觀察了鯨魚后,初步認定該鯨魚為短肢領航鯨,并表示鯨魚身體情況不容樂觀,因為這條鯨魚目前無法平衡自己的身體,一直處于右傾狀態(tài)。尾鰭又受傷嚴重,傷口處于滲血狀態(tài),就算放歸大海,也無法捕食,無法存活。然而,救護基地的水池對于這條鯨魚來說池小水淺,不太利于救護。梁愛洲也憂心忡忡地觀察著鯨魚表示,鯨魚來到救護基地后,經(jīng)過灌藥喂食,身體狀況還是有一定好轉(zhuǎn)。
5月1日,記者前往硇洲島看望在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接受救護的受傷海豚和鯨魚,它們倆的情況趨向穩(wěn)定,救護人員隔天放掉水池里的水給它們傷口上藥、注射消炎針和喂食魚漿。5月6日,記者又向負責人梁愛洲了解它們的情況,梁先生介紹,現(xiàn)在海豚的傷口基本上都已經(jīng)愈合結痂了,狀態(tài)比較好,但是由于尾巴的骨頭已經(jīng)變形,游泳速度很慢,恐怕回到大海難以捕食、躲避天敵而生存。而鯨魚的恢復情況一般,雖然傷口已止血并長出新肉,但是平衡性依然很差,依然是向右傾斜,還時不時肚子朝上翻轉(zhuǎn),因此鯨魚在短時間內(nèi)是無法放歸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