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與此一同唱響的《七子之歌》,讓人激情澎湃。20年過去了,這首歌已成經(jīng)典,仍在億萬中國人民和世界華人中經(jīng)久傳唱。當時就聽說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與湛江有關,其中的廣州灣就是湛江。但翔實的歷史資料沒有見到,眾多文章寫到此處往往都是一筆帶過,懸念始終沒解開。12月12日湛江晩報刊登了《聞一多與“七子之歌·廣州灣”》,詳細記述了這段歷史,筆者讀了不由眼前一亮,如同上了一堂生動的湛江歷史課,對聞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廣州灣》有了更真切深刻的了解,彌補了多年的遺憾。
????聞一多筆下的廣州灣就是湛江。當年,東海島和硇州島這兩個島是開啟廣州灣航道上的“一雙管鑰”。聞一多將東海島、硇州島都比作“鑰匙”,將廣州灣比作鐵鎖,鎖住祖國大陸最南端之門戶。但因為當年清朝政府喪權辱國,與法國簽定《廣州灣租借條約》,廣州灣淪為法國租借地。聞一多將廣州灣列為“七子”之一,就是祈求祖國母親不要拋棄廣州灣,廣州灣一定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聞一多用“一雙管鑰”,和“一把鐵鎖”形象地寫岀了湛江的戰(zhàn)略地位; 寫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壯歷史;寫岀了湛江人誓死抗擊外敵的英雄氣概。
????百年風云激蕩,歷史就象一部教科書,給人啟迪,促人思考,激人奮進。我們學習歷史,就是為了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就是為了擔當新時代的歷史重任,就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學習歷史重要的還要關注腳下這塊土地,關注湛江的昨天。只有知之切,才會愛之深;只有把握穿越時空的脈絡,才會有身邊的感動和激勵。我們學習歷史就要繼承湛江人“一寸河山一寸金”、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光榮傳統(tǒng),不斷增強湛江人的自強自信,為了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用熱情用勤奮推進湛江高質(zhì)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無愧新時代的輝煌業(yè)績。
????《湛江晚報》作為湛江的主流媒體,始終以堅持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為宗旨,以改革創(chuàng)新宣傳為己任,近期加大了對湛江歷史宣傳的力度,從革命先烈黃學增的宣傳到挖掘渡海作戰(zhàn)船工故事系列報道,還有前不久發(fā)表的作家冰心和趙樸初當年對湛江傾情贊美的紀念文章,再到今天的《聞一多與“七子之歌·廣州灣”》,構成了一卷光彩奪目的湛江人文歷史畫卷,讓人看了蕩氣回腸,湛江人借助媒體溫故知新,更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赝嗍穯柍跣?,傳承精神再出發(fā),跑好歷史接力賽,湛江人正眾志成城,砥礪奮斗,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