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武漢那個“華南海鮮批發(fā)市場”里的“大眾畜牧野味”標價牌,嚇了一跳。100多種飛禽走獸作為食材琳瑯滿目,我才知道,“吃在廣東”的表述并不準確。筆者40多年前在武漢待過幾年,留下的記憶確確實實都是美食:四季美包子、武昌魚、燒麥、豆皮、熱干面……
????然而,此時此刻,筆者憂心忡忡的,已經(jīng)不再是“武漢肺炎”如何南下、有多少感染病例,而是咱們港城本地,就有不少的“野味”,通過市場甚至不通過市場,完全可能流向自己的餐桌——沒準筆者敲出來這段文字的同時,它們已經(jīng)在某位朋友的年貨之中。例如武漢那個批發(fā)市場價目表里所列的野兔、蛇、火雞、松鼠、刺猬、穿山甲等等,筆者在港城或者周邊的城鄉(xiāng)都見過。2003年初,非典陰云步步進逼,筆者去番禺講課,招待老師們的野味里,就有好大一盆果子貍。2007年4月,筆者與鄰居張教授在學校附近市場,就見到了出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花不到一百元買回來,到廉江一個山坡上放生了。筆者還寫了消息,題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誰來管?》,至今在新華網(wǎng)廣東頻道還能夠搜到。其實,放生的歸途中,筆者心里就嘀咕:是不是我們尚未回到湛江,那只猴面鷹就又被抓獲回到了市場了呢?
????幾天前看到一個帖子,說所謂的野味,大部分都是皮糙肉厚,并不好吃。之所以屢屢被端上餐桌,一是因為獵奇與炫耀——見多識廣,什么野味咱都品嘗過。二是因為據(jù)說能夠治療痛風——海邊上,痛風是常見病,多發(fā)病。只要能治療痛風,難吃也是要吃的。畢竟比起腳不能走,手不能提,“難以下咽”并不是難題。問題在于,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jù)何在?筆者仔細查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并沒有看到那些野味都能夠治療痛風的記載。
????歷史教訓值得注意。上次的“非典”已經(jīng)是沉痛不已,這次的“武漢肺炎”更是青面獠牙的惡魔,警醒我們遠離那些陌生或者熟悉的“野味”。更何況穿山甲等等都是國家保護動物,獵捕、售賣都已經(jīng)違法。
????這幾天,恩格斯《勞動在從猿到人轉(zhuǎn)變過程中的作用》里的一段話被反復引用:“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惫P者現(xiàn)在仍然要再抄一遍。所謂的“人是萬物的靈長”,不是說人“偉大”到什么都能吃,而是要善于與身邊的飛禽走獸和睦相處,各自保護好、延續(xù)好自己的生命,維護好所有生命的生存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