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湛江優(yōu)秀非遺云展播——魅力湛江 多彩非遺·影像展”全面上線。
????(6月14日《湛江日報》)
????湛江優(yōu)秀非遺云展播上線,通過微信公眾號上的影像展,不僅能觀賞到深受大眾喜愛的醒獅、舞龍、舞鷹雄、貔貅舞等,還可以欣賞到平時不常見的“雷州烏石蜈蚣舞”和“徐聞屯兵舞”,這著實是解鎖非遺魅力的又一新嘗試。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非遺進景區(qū)、進社區(qū)、進校園等活動受到了限制,湛江非遺保護工作者沒有坐等靠,而是精心拓展非遺傳播新渠道,讓非遺“上云”打開了一片新天地。這看起來是受疫情影響之下的被動應(yīng)對,其實也是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的一次主動蝶變。
????傳承和保護,一直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兩大重要主題。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如何讓非遺與時代接軌,如何讓年輕人喜歡上非遺,如何讓非遺更好地“活”下去,一直是探索的方向。這次云展播,是湛江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邁出的一大步。
????這次云展播,給非遺插上了“數(shù)字技術(shù)”的翅膀。一次這樣的云展播,其意義遠遠大于展播本身。非遺“上云”,大量的精彩非遺畫面留存“云端”,這既擴大了非遺文化的推廣覆蓋面,又讓非遺文化多了一重線上保護。
????這番操作,把文化大餐端到了大眾面前,讓非遺最大限度地“解鎖”了。走出了狹小的天地、圈子,讓更多人關(guān)注、認知與認同,大大提高了非遺的社會影響力。
????另一方面,云展播讓非遺變得更“潮”,這對于吸引年輕群體關(guān)注很有幫助。在微信公眾號的傳播下,非遺文化不再是古老而刻板的工藝形象,讓人有“距離感”,而是成了豐富大眾文化生活的新時尚,變得“年輕”了,可以轉(zhuǎn)發(fā),可以點贊,甚至可以互動分享,非遺變得更加容易親近。
????這次云展播,希望是湛江非遺主動利用新技術(shù)、新媒體、新思路轉(zhuǎn)型升級的開始。大眾期待著有朝一日,非遺傳承人也能通過抖音、直播等平臺,推介自己的“絕活”,與粉絲互動,甚至找到非遺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更多“花式玩法”。舉個例子,佛山政府曾與“王者榮耀”網(wǎng)游聯(lián)合開展南海醒獅文創(chuàng)項目,根據(jù)南獅獅頭扎作的形象、附色和線條,提煉設(shè)計魯班七號皮膚“獅舞東方”,并將游戲內(nèi)虛擬的形象作為非遺推廣大使,讓玩家在游戲過程中,提升對醒獅文化認知及好感,收到了不俗的效果。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看到湛江非遺更“活”的狀態(tài)、更“潮”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