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海田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以來,給市民帶來全新的舒適體驗,成為附近市民、游客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9月23日《湛江日報》)
9月23日的《湛江日報》封面,很是“養(yǎng)眼”。這不得不歸功于封面中心的那張大圖,圖里的海田公園全新升級、“顏值”大為提高,不僅休閑空間更加開闊,綠意也更濃。報道稱,“在主園道及綠道兩側新增約1800棵黃花風鈴木,大大提高了主園道遮蔭率和景觀效果”。其實每一座公園,都是我們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力作,其中藏著城市治理的智慧與學問。
“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边@道出了每個人心底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時至今日,越來越多人認同,城市建設不能一味做加法,而要“留白增綠”。如果說,過去人流和熱鬧是判斷一個城市商業(yè)區(qū)的標準,那么如今,環(huán)境和品質才是人們心中宜居宜業(yè)的“標配”。而公園,則是“標配”中的“置頂”元素。在城市的鋼筋混凝土中建起綠意盎然的公園,不僅能為城市帶來街角一景、清新空氣,為人們提供休憩、娛樂、鍛煉的生活空間。更關鍵的是,公園是城市布局的一處“留白”。筆者時常發(fā)現《湛江日報》在一些重要報道版面設計上往往“留白”,就似開了一個個“視窗”,讓讀者“呼吸”,讀起來實在比看某些堆疊起“文字墻”的材料報紙要舒服得多。公園建設也是同樣的道理,公園就是城市布局的“留白”、宜居環(huán)境的“綠肺”,周邊有公園,居民心靈得以“呼吸”,自然更有滿足感。
海田公園“顏值”提高、功能升級,其背后是城市治理意識與能力的升級。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fā)展理念,以“記得住鄉(xiāng)愁”為設計原點,才會舍得把好地段拿出來建公園,才能讓老城區(qū)“見縫插綠”。城市治理有“綠”意,口袋公園、社區(qū)公園、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才能遍地開花、競相爭艷。
生產之外,還有生活;忙碌之外,還需休憩;擴容之外,還要留白。張弛有度、以點破面,小公園“四兩撥千斤”推高片區(qū)幸福感,這正是城市建設中的奇思妙想、繡花功夫。